立足本土,破局焕新——未来宣城家装行业的机遇与挑战

 

立足本土,破局焕新——未来宣城家装行业的机遇与挑战

会长  吴兆荣

 

 

      亲爱的宣城同行与业主朋友们,大家好!我是宣城装协的吴兆荣。近年来,家装行业在疫情冲击、消费降级、政策调整等多重因素影响下,正经历深刻变革。作为扎根宣城的从业者,我深切感受到本地市场的机遇与挑战。今天,我想结合宣城实际,与大家探讨未来家装行业的发展方向与环境变化,希望能为行业同仁和业主朋友们提供一些参考。

 

 

一、宣城家装行业的“变”与“不变”

 

1、环境之变:从“增量”到“存量”的转型

      过去,宣城家装市场依托新建楼盘快速扩张,但随着城镇化速度放缓、新房交付量减少,“存量房改造”已成为新增长点。旧房翻新、局部升级、适老化改造等需求显著增加,这要求企业从“粗放式”服务转向更精细化、个性化的运营模式。

      旧房翻新 :宣城老旧小区占比超30%(如西林、澄江片区),且房龄超15年的住宅普遍存在水电老化、布局不合理等问题,翻新需求刚性凸显。

      局部升级 :年轻业主更倾向“轻改造”,例如厨房智能化改造、阳台微度假场景打造,单项目预算5-10万元,周期短、决策快。

      适老化改造 :宣城60岁以上人口占比达2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防滑地面、无障碍通道、紧急呼叫系统等改造项目需求激增,成为“银发经济”新蓝海。

       过去十年,宣城家装行业的高速增长主要依托于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和新建楼盘的集中交付。数据显示,2015-2020年宣城年均新增商品房面积超120万平方米,家装企业只需“跟随楼盘走”,便能获得稳定客源。然而,随着宣城城镇化率突破60%(数据来源:2023年宣城统计局报告),城市开发渐趋饱和,2022年新房交付量同比下降18%,市场已从“跑马圈地”的增量时代,转向“精耕细作”的存量竞争时代。

 

 

2企业转型的破局之道

1) 从“大而全”到“小而美”
增量时代依赖规模化施工,而存量市场要求企业更聚焦细分领域。例如:

      专攻旧房改造 :组建验房师团队,针对宣城常见的梅雨季墙体返潮问题,推出“防霉防潮专项套餐”;

      打造“微改”品牌 :针对局部升级需求,提供48小时厨房焕新、阳台场景化设计等标准化产品。

      (2)数据化精准运营

      利用宣城本地社群(如小区业主群、社区公众号)进行需求调研,建立“房龄-户型-需求”数据库。例如,针对敬亭山周边2000年后建成的改善型住宅,主推全屋智能和适老化设计;针对老城区紧凑户型,提供空间折叠家具定制服务。

3)构建“服务口碑链”
存量市场客户黏性更高,可设计“老带新”激励政策:

      完工后赠送全屋环保检测服务,并附赠3张“亲友优惠券”;

      针对旧改客户推出“5年焕新保障计划”,锁定二次消费需求。

 

 

3政策红利与行业协作

      宣城政府2023年发布的《城市更新三年行动方案》明确提出:“鼓励社会资本参与老旧小区改造,最高给予项目投资额15%的补贴。”建议企业:

      与社区物业联合申报“公共区域改造”标段(如楼道照明升级、外墙防水),切入政府补贴项目;

      联合本地建材商推出“存量房专属套餐”,通过集中采购降低业主成本。

 

 

4、需求之变:从“价格敏感”到“价值优先”

      宣城消费者对家装的诉求已从“低价实惠”转向“品质生活”。环保健康、智能便捷、设计美感成为核心关注点,尤其是年轻群体更愿意为“省心服务”和“长期价值”买单。为何宣城消费者开始“为价值买单”?

    (1)人口结构迭代

      宣城25-40岁客群占比超65%,这一群体受教育程度高、信息获取能力强,更愿为“健康溢价”“时间成本节约”付费。

 

 

    (2)居住观念转变

      住房从“资产属性”转向“生活载体”,业主更关注长期居住体验,例如:为全屋净水系统买单,规避宣城部分地区水质偏硬问题;选择防潮防霉工艺,应对梅雨季节墙面返潮痛点。

    (3)信息透明化倒逼

      电商平台价格比对、装修日记分享等打破信息差,低价低质模式难以为继,“口碑价值”成为企业生命线。   价格竞争终会触及底线,而价值创造永无上限。作为宣城家装人,我们既要读懂消费者“为健康付费、为便捷买单、为美感心动”的深层诉求,更要通过技术升级、服务创新将这些价值“可视化”“可感知”。唯有如此,才能在消费升级浪潮中赢得客户、赢得未来!

 

 

二、未来宣城家装行业的五大发展方向

 

1深耕本土文化,打造“宣城特色”设计
      宣城是文房四宝之乡,江南文化底蕴深厚。未来家装设计应融入本地文化元素,例如新中式风格中结合徽派建筑特色,或利用宣纸、竹木等本土材料,既彰显地域文化,又满足现代审美需求。

 

 

2绿色环保升级,响应政策与民心
      宣城作为生态宜居城市,消费者对环保要求日益严格。建议行业同仁:

      优先选用本地环保认证材料(如宣城竹木制品、低甲醛板材);

      推广“轻装修、重装饰”理念,减少过度施工;

      建立透明化环保验收标准,增强业主信任。

 

 

3、智能化服务下沉,普惠本地家庭

      智能家居不再是“高端专属”。通过整合本地资源(如宣城智能家居服务商),推出高性价比的智能安防、灯光控制系统,并针对宣城气候特点(如梅雨季节)开发防潮、通风等定制方案,让科技真正服务于生活。

 

 

4、线上线下融合,提升服务半径

      借助短视频、直播等工具,打造“线上获客+线下体验”模式。例如,通过抖音展示宣城本地案例,或建立“装修进度可视化”小程序,让业主实时查看施工进展,打破地域与服务信息差。

 

 

5聚焦“银发经济”,开拓细分市场
      宣城老龄化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适老化改造需求潜力巨大。建议:

      开发防滑地面、无障碍通道等适老装修套餐;

      与社区、养老机构合作,提供公益化设计咨询服务;

      培训专业适老化改造团队,抢占蓝海市场。

 

 

三、给宣城行业同仁的几点建议

 

        练好内功,强化口碑

      宣城市场“熟人经济”特征明显,企业需以诚信为本,通过精细化施工、透明化报价积累口碑,让“回头客”和“转介绍”成为核心竞争力。

拥抱政策红利,借势发展

      关注宣城本地政策导向,例如旧城改造补贴、乡村振兴项目等,主动对接政府资源,参与公共空间装修、乡村民宿改造等项目。

   跨界合作,共建行业生态

      与本地建材市场、家居卖场、物业公司联合推广,降低获客成本;与设计师、高校合作开展培训,提升行业整体专业水平。

 

 

结语:以匠心守初心,共绘宣城家装新图景

 

      家装行业不仅是商业,更是一份“筑家”的责任。面对环境变化,我们既要紧跟趋势,也要坚守宣城人踏实务实的本色。作为行业协会会长,我呼吁全体同仁:以用户需求为核心,以品质服务为根基,共同推动宣城家装行业向更专业、更绿色、更智能的方向迈进!

 

 

      以上的一些想法只能说做为抛砖引玉的前提,希望更多的关心支持装修事业发展的行业同仁强化交流,也期待更多伙伴加入宣城装饰行业协会这个社会平台,齐心合力携手为家乡人民打造更美好的居住环境而努力!

 

                                                                                                                                                                                                                                            2025-3-21

 

 

地 址:宣城市舟基金色家园20幢2608室
联系人:徐冠军  
电 话:18256352211
传 真:0563-3677771
邮 箱:
xczsxh@163.com